(资料图片)
7月6日,第三批“中华源•河南故事”中外文系列丛书新闻发布会举行。河南省内陶瓷产业资源丰富,作为该批丛书分卷之一的 《陶瓷》卷备受关注。当天,主创单位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校长白艳红介绍了该卷的相关情况。
据介绍,《陶瓷》卷从陶瓷的发展历史出发,详细介绍了每个历史时期河南陶瓷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成就,以展现河南丰富的陶瓷遗产资源和深厚底蕴。如许昌禹州瓦店发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注重实用的夹砂粗陶器,开创了中国陶瓷的实用文化;河南渑池仰韶村装饰多彩的彩陶文化,为中国“寓意于纹”的陶瓷装饰开辟了先河;郑州商城发现的原始青瓷大口尊,为中国陶器向瓷器的转化迈开了历史性一步等。
“总之,从史前陶器的诞生到商代瓷器的产生,再到唐宋瓷器的丰富多彩,乃至当代传统陶瓷的复烧,都饱含着河南陶瓷艺人的富于创造的智慧结晶,逐步形成了河南陶瓷的独特文化意蕴,即朴实、内敛的气质,富于开拓创新的精神。” 白艳红说。
据介绍,郑州轻工业大学高度重视河南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弘扬。
首先,成立陶瓷美术学院,为陶瓷产业传承发展培养后备人才;其次,组建陶瓷艺术研究中心、陶瓷材料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,并申报获批河南省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(陶瓷)等机构,与钧瓷、汝瓷、胶胎瓷等相关陶瓷企业协同创新,深度参与到陶瓷产品的创新研发中,为陶瓷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平台和技术基础;最后,加强对河南陶瓷资源的普查,以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中。
“总体来看,河南的陶瓷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环境平台、技术基础和人才资源,前景广阔,将会成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。” 白艳红说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