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治大国如烹小鲜”原文为“治大国,若烹小鲜”。
2、这是老子的一句话,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六十章。
3、 句话是什么意思,有各种各样的解释。
(资料图片)
4、一种解释说,小鲜是很嫩的,如果老是翻过来、翻过去,就会弄碎了;因此治理大国也不能来回折腾。
5、这种解释虽然接近本意,但没讲到“妙”处。
6、懂得烹饪的人都知道,烹饪技术(?艺术)的核心部分,就是掌握火候。
7、而小鲜,又是各种烹饪材料中最为娇嫩的,更要细心伺侯。
8、所以治理大国的最高境界,就是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。
9、那么,怎么掌握火候,大国又如何可以被比作小鲜?这个问题比较复杂,但也可以大而化之道来。
10、简单地说,治理国家,首先要考虑人民的性质。
11、从经济学角度看,人民的性质就是趋利避害。
12、如果政府能够提供和维系一套基本制度,在这一制度下,任何个人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时,就对社会有利;在做对社会有害的事情时,就对自己有害,就可以使全社会的成员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,使社会繁荣起来。
13、一般而言,这套制度包括保护产权、维持秩序、调解纠纷的功能。
14、 一旦有了这么一个制度框架,人们明确地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成本,什么是自己的收益,从而自动地按照对成本和收益的计算行事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关键词:
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”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
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
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
”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“在榆林成立
定了!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
喜讯!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“古籍修复技艺”被列为省级非遗
从“非遗进校园”到“非遗在校园”!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